黄庭坚行书《寒山子庞居士卷》。 宜宾流杯池。 宜宾流杯池公园。 自北宋以来,明贤相过,无不在流杯池旁吟诗作乐。 青神县-中岩寺流杯池。 中岩玉泉。 西山碑。 水面泛觞流九曲,荷筒吸露吐千丝。 耳清思听莺声啭,待取明年春夏时。 宋哲宗元佑九年(1094年),一代诗人黄庭坚与恩师苏轼相会于江西鄱阳湖,苏轼因“讽刺先朝”罪名被贬将往英州,师徒二人相会三日,洒泪送别,竟成永诀。仅仅几个月后,黄庭坚也因党争被贬到川东黔州,后再贬川南戎州。在他为期六年的贬谪岁月,尤其是他在川南从戎州到眉州的三年生涯,是黄庭坚实现人生突围再创诗词奇迹的三年。在川南岷江一线,黄庭坚留下了120多首诗词和文章,撰写了《大雅堂记》并书写三百多首杜甫诗碑,在融入川南文化中诗酒唱和而造就了两个传世文物――黄庭坚流杯池,一座在戎州(宜宾)崔科山下,一座在眉州青神中岩寺玉泉岩下。 溯江而上贬入戎州 北宋元符二年(1098),黄庭坚从长江溯流三月,于元月抵达戎州。这一年,诗人已54岁,不再有踌躇满志的政治抱负,满眼是川南陌生的山水,远离京城的宁静和野朴。三面临水的戎州,因岷江、金沙江在此交汇,江流不舍昼夜的奔流与人生苦短的叹息,让黄庭坚感到不适应。他写信给亲友时充分表达了情绪低落的状况,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苦闷,他称自己“苟活人之前”,感叹“已成铁人石心,亦无儿女之念!” 崔科山下曲水流杯 宜宾市岷江东岸的崔科山下,有一处巨石裂成的天然峡谷,长约60米,两旁崖高20多米。几块大石高耸成山,有一股泉水在峡底蜿蜒流出,又没于石缝中,黄庭坚对这个天然的山水景致尤为赞赏,他依山凿池,造了一方长5.2米,宽0.2米,深0.55米的池子,池为九曲形,泉水从岩中流出,水流九折。池边设了八个石凳,宾客可围坐于九曲池边,把酒杯置于流动的九曲池中,围座者吟诗唱和,一曲之后,池中酒杯停靠在哪里,对应凳上的人就该饮酒作诗。 青神访亲玉泉品茗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