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过后,炎热的天气逐步逼近,我们吃到各种生冷食物的几率也越来越高。 毫无疑问,在炎炎夏日里,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,喝着冰镇的“快乐肥宅水”,吃着清凉的雪糕、西瓜、鱼生等,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享受。 然而,这样的饮食习惯却可能给我们的肝脏带来潜在的风险……
常吃生冷食物,容易被甲肝盯上! 甲型病毒性肝炎(甲肝)是由人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(HAV)引起的,以肝脏损害为主,以食欲减退、厌油、肝功能异常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甲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,被病毒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,日常接触多为散发病例。 虽然甲肝不如乙肝“出名”,但作为曾经肝病的老大哥,在上世纪80年代也席卷全国,成为当时的一个巨大公共卫生问题。1988年上海甲肝疫情暴发,其中有30多万人感染甲肝,而导致这场疫情爆发的元凶就是“毛蚶”。 1987年9月,上海启东市意外发现巨型“毛蚶矿”,随后大量的启东毛蚶涌入了上海市场。的这批启东毛蚶虽新鲜,但受到了当地人和农畜动物的粪便污染,这些毛蚶早已被细菌和病毒污染。而在食用毛蚶方面,江浙沪地区的百姓喜爱生食毛蚶,而这也无异于对甲肝病毒“门户打开”。 此外,我国辽宁省在2020年时也曾出现甲肝疫情,原因与“上海事件”相差无几。首先,甲肝病毒极容易在贝类海鲜蓄积,比如毛蚶不仅能蓄积甲肝病毒29倍,还可以在体内存活3个月;其次当地居民有生食或半生食的习惯,甚至部分人认为带着血水吃才新鲜,而这种吃法也为甲肝病毒提供便利之门。 及时接种甲肝疫苗,防止病毒偷袭! 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好方法,而我国也在2008年正式将甲肝疫苗纳入到疫规划疫苗程序当中。 目前甲肝疫苗主要分为两种,分别是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,下面香港时代医疗通过表格和大家简单说说两者的区别:
现时香港时代医疗提供甲、乙型肝炎混合疫苗接种服务,适合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,可同时预防100%的甲肝病毒和99%的乙肝病毒,详情可浏览:https://cn.medtimes.com.hk/hepatitis-vaccination。 俗话说“病从口入”,要想阻止被甲肝病毒缠身,除了接种甲肝疫苗外,更要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,如饭前饭后要洗手;共用餐具时最好实行分餐;生食和熟食分开,切菜板、刀具和贮藏容器均应严格分开,防止污染;不到卫生不合格的摊位就餐;拒绝吃未经煮熟的食物等。
|
|
|
|
标签:
|